为什么有的病人明明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术后几天一下床,竟突然死亡?
原来,患者在术后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因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而殒命。一旦发生,无特效治疗。
那么上面所说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究竟是“何方神圣”,令医务人员如此束手无策?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重要临床表现形式。VTE因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误诊漏诊,大量患者因此而致死、致残,已构成医疗安全潜在风险,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医教科负责人说,“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VTE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相当数量的VTE高危患者由于没有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在出院后发展成为VTE,严重时发生猝死。事实上,VTE是可预防的。经过预防,其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VTE预防的观念,优化医院医疗服务管理,降低院内死亡率,构建多学科VTE防治体系,日前,我院特邀请省内VTE预防标杆医院的医务处副处长朱永斌教授、ICU主任黄曼教授为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专题讲座。
讲座中,龚月江院长首先就VTE预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发表讲话。两位教授及我院医教科副科长俞芳芬就《院内VTE防治体系构建》、《内外科VTE预防原则》及《我院VTE推进计划》向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详细讲解。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等级,我院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项措施降低VTE发生率。
医院成立预防静脉血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派相关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成立医院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专家库,定期开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培训。医教科制定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表,医生对每一位住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信息科通过对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表进行监测,为我们提供实时数据,发现高危、潜在因素及时进行分析整改,确保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后勤保障部门也在加紧采购腿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泵、分级压力袜等,使每一位VTE高危患者都能得到相应的物理预防措施。
医院预防静脉血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到科室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内容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干预措施,逐步改进和规范我院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各项工作。(医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