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中医医院的急诊科急救团队,感谢心内科王主任,将我丈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11月9日上午,在我院心内科病区,蔡先生的妻子张女士代表全家将一面致谢锦旗交到了抢救她丈夫的王俊主任手中,她表示,医生挽救的是她丈夫的生命,作为3个年幼孩子的父亲,是家庭的支柱,所以更是挽救了他们整个家庭。
想起前些天抢救蔡先生时的场景,惊心动魄,大家感慨万千~
惊心动魄1小时,再创生命奇迹
10月26日8时00分,蔡先生在起床刷牙时突然晕倒。15分钟后,我院急诊120赶到现场,查看蔡先生颈动脉无搏动,自主呼吸消失,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急救医生立即为他施行心肺复苏,随后120救护车将他转运到医院急诊科。
8点30分,到达医院急诊复苏室,蔡先生心跳呼吸已经全部停止。急诊内科顾江桥医师联合急诊护理团队立即为他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胸外按压;心电监护提示患者反复室颤,予以双向波200J除颤两次;同时呼叫心内科王俊主任急会诊。
“我到达复苏室,查看病人、心电监护资料,当时病人心脏处于电-机械分离状态,自主心跳还没有恢复,双侧瞳孔已经散大......”王俊主任回忆,“当时情况不容乐观,嘱咐急诊团队继续心肺复苏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持续半小时的心肺复苏后,蔡先生终于恢复自主心跳,紧急心电图检查: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根据病史、心电图,基本确诊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在心跳恢复后,此时,最关键的抢救方案是尽早开通患者心脏前壁的堵塞血管。”王主任说到,随即下达医嘱,生理盐水100ml+150万尿激酶半小时内快速滴注,急诊科护士迅速执行。10分钟后,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早搏,提示闭塞血管开通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复查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50%以上;患者此时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射存在,恢复四肢活动,能睁眼。
这时候,王主任觉得患者恢复有希望了,为患者安排了心梗一包药的负荷、床旁心超的评估,病情稳定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当天傍晚,浙大邵逸夫医院定期来医院坐诊的朱军慧主任,为患者安排了转运冠脉造影,术中显示:患者前降支病变血管(罪犯血管)已开通,TIMI血流3级,在80%狭窄处植入药物涂层支架。
考虑患者有心跳呼吸停止,机体内脏各系统有不同程度损伤,后续在我院心内科病区进入了康复治疗,患者各项指标逐步好转,到出院时,患者已经能自由行走了。出院时,王主任嘱咐蔡先生,出院回家后,要改变生活方式,少熬夜,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医院复诊。
据悉,我国每年有26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1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80%心源性猝死为冠心病导致,冠心病离我们不远,发病逐渐年轻化,40岁以下的患者并不少见。“这个猝死患者的救治成功,多重因素的结果。第一、患者发病离医院较近,3-5分钟的行车路程;第二、院前急救的快速反应,我院急救车在患者倒地10分钟后即赶到现场,并早期为患者救护车上行心脏胸外按压、呼吸皮囊的应用;第三、急诊科急救团队的精湛急救技术,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成功恢复了心跳;第四、早期的梗塞血管开通,溶栓治疗为患者挽救了更多的心肌,从患者发病到血管开通,不到90分钟;最后,就是介入治疗的锦上添花、后续的各脏器的康复治疗。”王俊主任说。(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