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俗称“打摆子”。2024年4月26日是第17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为了防止被“疟”,让我们一起认真了解这些知识吧。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给人类的疾病,可危及生命。它主要分布在热带国家。疟疾可防可治,感染由疟原虫引起,且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疟疾传播途径是什么?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
疟疾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其他流感样症状,可伴有脾大和贫血等体征。随着病情发展,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昏迷、抽搐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疟疾怎样预防?
防蚊灭蚊: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着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蚊剂,睡前可在卧室洒杀虫剂或点蚊香,采用蚊帐等防蚊措施,房屋安装纱门、纱窗。清除积水,至少一周清洗一次装水容器,发现并破坏所有可能的蚊虫滋生地。
出国旅行注意:前往疟疾流行区旅游或工作时,应提前咨询医生,采取必要的预防用药。
早期诊断与治疗:如果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外出旅行史,以便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