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然而在急诊科,有这样一群医护人员,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岗位上,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生命的希望。
当除夕的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急诊科的大厅里依然灯火通明。医护人员们忙碌着,他们有的在为患者检查身体,有的在紧急救治,还有的在安抚患者家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没有节假日,只有救死扶伤的使命。夜幕下的急诊室,更是感受到紧张的节奏。大家脚步匆匆,推着急救设备穿梭在各个病床之间,迅速地为患者进行诊断,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这几天的急诊室特别忙!30分钟前全部床位都满了。刚刚有个患者被发现晕倒在家,邻居报警送来医院,按了15分钟心肺复苏,抢救刚刚回来。”值班医生表示。据悉今天白天一共来了18趟救护车,平时每天入抢救室的患者在20人次左右,而近期直接翻倍,抢救室病床十分紧张,但急诊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每个急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几分钟前,64岁的孟大爷刚刚被送到病房。早上8点40分左右,大爷觉得左下腹疼痛,他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因为疼痛缓解而自行取消了120。9点多,他再次感觉腹痛,自己急忙赶赴上虞区中医医院急诊就医。值班医生为他进行一系列查体并进行腹部ct平扫后,CT除显示肠系膜模糊外,未提示其它明显病变,但值班医生进行再次综合评估后,觉得病情没有那么“简单”,遂即刻再次送放射科做腹部增强ct。果然,孟大爷得的是肠系膜下动脉及分支局部旋转,如果不及时手术可能会造成肠缺血坏死。迅即联系胃肠外科值班医师,胃肠外科医师与患方经过充分沟通后,孟大爷加急被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经过外科手术,成功挽回孟大爷的病症。而此类“故事”几乎每天都在急诊室上演。“护士!给我换一下!”“护士!出血了!”夜晚的输液大厅更是人满为患,座位上几乎坐满了患者和陪护的家属。大部分患者安静地斜靠椅子着看电视,2名护士在大厅里来回穿梭。一位护士刚刚为一位大爷换好输液袋空下来,回到前台就发现已有不少患者拿着单子排队等待中。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面对病痛中的患者,她们给予了更多的耐心和安慰。为了能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一丝节日的温暖,护士们还在急诊室里贴上了喜庆的“新年快乐”。“因为流感季,这几天诊间患者数翻倍至400人左右,90%以上患者都是流感,同时诊疗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年人和原先有基础疾病的一些患者在感染后没有第一时间就医,导致近期持续出现一些如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重症病例发生。”急诊科陶晓剑主任介绍。同时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并未因节日而减少,反而因为冬季寒冷、节日期间生活作息改变等因素有明显增加。尤其是晚上6-9点是市民集中就医时间段,但此时人群聚集又容易交叉感染,陶主任建议:市民可以错峰就医,提升就医体验感,并劝解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门戴好口罩,家中如有年老体弱和基础疾病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除夕夜,急诊科副主任单奇杰医师, 已经连续多年坚守岗位。他说:“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生命。除夕夜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能守护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护士任周一刚入职不久,这是她第一次在除夕夜值班。虽然有些紧张,但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她说:“除夕夜,患者更需要我们。只要能让他们早日康复,我们的付出就值得。”
“每年春节,我们作为医护人员,这个时候更要守好岗位,让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医务科科长顾江桥表示,医院春节期间,急诊每天安排3名内科医生,2名外科医生值班,并且保留每天从下午4点半开始到晚上8点半儿科、五官科、眼科等夜门诊,方便市民就医。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用温暖的手掌,为患者传递着生的希望。他们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生命保驾护航。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没有丰盛的年夜饭,没有亲人的陪伴,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仁心和大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换来了无数家庭的团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为生命守护,为团圆护航。